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4年6月27日星期五

蘋論:核心基金 未處理強積金核心問題

強積金管理局發表諮詢文件,建議引入「核心基金」,收費比率可低至0.75%或以下,取代現時專為那些沒有或不想作出投資選擇的成員而設計的預設基金。日後核心基金將開放給所有成員選擇。

自從2000年12月正式落實強積金計劃後,市民對強積金的批評不絕於耳,對制度早已失去信心。即使年多前實施「半自由行」,讓成員可自由將本身的供款轉移至其他中介公司提供的基金,但由於涉及額外費用,兼且不保證投資表現較佳,故此270萬個成員中,至今只有10多萬人選擇轉換中介人。

截至今年6月底,強積金戶口價值估計達到5,500億元,以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約1.69%計算,一年便為中介人及基金公司帶來近100億元的收益。隨着強積金成員的收入增加,以及政府不時調高供款上限(今個月上調至每月1,500元),強積金戶口價值勢將不斷增加,為中介人及基金公司帶來更多收益。

筆者作了一個簡單推算,去顯示強積金「食水」之深。假設一個成員每月收入3萬元,每月供款(連同僱主部份)3,000元,一年便36,000元。假若該名成員收入維持不變,工作38年,總共供款約137萬元。以過去13年強積金平均每年回報4%(已扣除費用)計算,38年後連本帶利戶口價值約322萬元,較供款額增加185萬元。

若然中介人及基金公司不是收取1.69%的費用,38年後的戶口價值應為481萬元。換言之,每年1.69%的費用,38年總共侵蝕了159萬元,令該名成員失去三分一戶口價值。若然日後核心基金的收費可以低至0.75%,38年後的戶口價值便可由322萬元上升至401萬元,增加79萬元,戶口價值約失去17%。

由此可見,強積金食水極深,嚴重侵蝕打工仔的血汗錢。現在積金局建議引入核心基金,將收費比率減至0.75%或以下,將有助提升各成員的戶口價值。然而,強積金收費高並不是問題的核心,問題的核心是基金公司表現欠理想。若然基金公司表現優異,平均每年回報超過10%,打工仔又怎會介意每年付出2%,甚至3%的費用?

因此,政府應趁今次引入核心基金的機會,要求各中介公司提供保證回報,至少每年要有4至5%,供強積金成員選擇。現時大學及資助學校亦有類似保證計劃,保證供款人退休時公積金戶口價值至少每年有5%的投資回報,不足之數由中介人或公積金的盈餘支付。筆者過去在理大工作時,便選擇保證基金(至少5%回報),三年前提早退休,基金表現不達標,需要中介人補回50多萬元的差額。

根據最近熱賣的《21世紀資本論》所提供的歷史數據和推算,估計未來數十年,資本的平均實質回報(扣除通脹後)是每年4至5%,遠高於每年平均1至1.5%的經濟增長率。因此,若要求強積金中介公司提供每年至少4至5%回報(包括通脹率)的核心基金,其實並不是過份的要求。

過去13年,強積金各類基金的平均收費較現時為高,仍可達到平均每年4%的投資回報。若然中介人和基金公司缺乏信心提供每年4至5%回報的核心基金,其專業資格實在令人質疑,政府可讓成員自由將供款轉至其他願意提供有關計劃的公司。政府甚至可考慮自行提供保證每年4至5%回報的核心基金,供所有強積金成員選擇。

據悉港大周永新教授即將向扶貧委員會提交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的研究報告。政府實應把今次強積金改革建議,與全民退保方案一併諮詢公眾,然後再提出一個全面而財政上又可行的退保計劃,以保障市民的退休生活。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6-27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壹週刊:新界東北農地升值54倍

立法會財委會審議政府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前期撥款申請,特首梁振英在表決前罕有地在個人網誌發表一段短片,呼籲市民能夠齊心,本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共同建設好新的新市鎮,令香港樓價不會不斷上升。

筆者關注新界東北發展,主要是因為自梁振英上台後,傳媒已廣泛報導地產商、個別人士及其家族所擁有的離岸公司,在新界東北囤積大量土地,當中包括負責發展計劃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及其政治助理何建宗。何建宗被人揭發後隨即請辭,但陳茂波卻稱已向特首申報(不知是被傳媒揭發前,抑或揭發後),不肯請辭,繼續統領發展計劃。換了是其他領導人,知道發展計劃與負責官員有着利益衝突,出現政治醜聞,自然會把計劃暫時擱置,待風波平息後再從長計議。

香港尚有數以千公頃的土地,可以用作建屋;發展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處理新界及市區的大量僭建物和劏房。但特首梁振英卻一意孤行,繼續速速推展有關新界東北的前期工程,而且繼續由陳茂波負責,給人的印象是要在任期之內造成既定事實,讓一眾囤地的地產商和友好套現,將公帑輸送給他們。新界東北發展面積約600公頃,計劃興建6萬個住宅,預計發展成本約1,200億元(還未考慮未來工程費上升),當中300億元是作為收地賠償。花費1,200億元去興建6萬個住宅,每個住宅的土地開發成本已經要200萬元。加上建築費用,每個住宅的成本至少要400至500萬元(還未計地產商的利潤),對解決香港樓價高企的問題到底又有多少幫助?就以陳茂波在1994年購入三幅位於古洞的農地為例,土地面積是2萬平方呎,當中2,000平方呎於2008年被政府收回。以政府農地賠償為每平方呎969元計算,餘下1.8萬平方呎,若全數獲得賠償,即可套現1,744萬元。

當日陳茂波不過以35萬元購入三幅農地,呎價約17.5元,20年後升至969元,升值54倍,而同期樓價不過上升一倍而已。若非政府發展新界東北,陳茂波購入的三幅農地不過是荒廢的地,或者只能以賤價租出給務農的人。自從2010年11月曾蔭權政府開徵額外印花稅後,樓價已稍為下降,中原指數維持在100點左右。但梁振英在2012年7月上台後,推出「白居二」政策,又不時說政府缺地,這反而刺激樓價大幅上升,中小型住宅價格在短短兩年間上升三成多。

近月政府放寬「辣招」,讓地產商大賣樓花,鼓勵小業主同時持有兩個物業而毋須先出售手上單位,刺激樓價再度上升。梁振英於是又以樓價回升為由,呼籲立法會速速通過新界東北工程撥款。近年本地人口增長大幅放緩,與30年前發展沙田、屯門及將軍澳新市鎮的情況截然不同。展望未來十年,相信會有大量持有外國護照(包括居英權)的港人及其子女離開香港,到外國享受退休生活(當中包括不少警務人員及高官)。隨着美國加息,房屋供應增加,本地樓價自然降溫,幾年後香港的房屋問題肯定大幅紓緩,為何要急於花費巨額公帑去發展新界東北和賠償囤地的人?最近大埔白石角臨海豪宅地跌至每呎3,000多元,將軍澳地價更跌至每呎2,000元左右,新界東北農地還值每呎969元嗎?政府賣地成交價及補地價大跌,顯示未來住宅需求及樓價升幅有限。

梁振英及陳茂波若繼續花費巨額公帑發展新界東北,自然令人懷疑背後真正目的,絕不是為了解決港人住屋需要。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6-26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6月24日星期二

蘋論:政治小丑 阻礙政制發展

在開始全民公投前,相信沒有人預料到會有超過70萬人參與,就連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對公投的票數也不感樂觀,表明若不足10萬人投票便代表行動失敗。

但歷史豈不是經常出現出人意表的情況?1989年5月,有誰會相信北京當權者,為了鞏固權力,以真槍實彈,射殺手無寸鐵的學生?2003年6月,香港正受沙士疫症衝擊,又有誰會預計到50萬人在7.1回歸日上街,反對23條立法。還記得當時的中央政策組,估計只得3萬人上街。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去年1月發表文章,提到港人若要爭取落實真普選,可能要準備「殺傷力」更大的武器,就是佔領中環。之後,朱耀明牧師和學者陳健民響應戴耀廷的呼籲,認真部署「和平佔中」,成為「佔中三子」。

佔中三子都是天真和有理想抱負的人,他們以為只要有一萬人以上進行公民抗命,佔領中環,以和平非暴力方式去感召廣大市民的正義感,就可能給特區政府及北京當權者產生強大的政治壓力,願意落實真普選,到時行動便可結束。這個想法未免太過天真。一個以真槍實彈射殺北京學生的政權,又怎會向和平佔中的人屈服?

事實上,一直阻礙香港發展民主,正是在現行政制下拿盡好處的一小撮港人。這些人明知過去17年,由小圈子選舉產生的三位特首,包括董建華、曾蔭權及梁振英,只顧維護大財團及選委委員的利益,造成財富分配嚴重不均,整個社會日趨撕裂。面對政制不公,迫使越來越多港人,選擇以激烈手法進行抗爭,令特區政府更難於管治。

中國共產黨1949年取得政權後,不少內地人為了逃避共產政權,移居香港。之後內地一連串政治運動,把大量一心回國建設的愛國商人和知識分子弄得死去活來,最後選擇逃往香港。與此同時,香港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為我們創造經濟奇蹟,港人生活水平逐漸追上歐美先進國家。1978年,中國推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大量港商將資金投放內地,幫助祖國經濟起飛,不再一窮二白。

從歷史軌迹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達到某一水平時,人民對民主的訴求自然有增無減。回歸前,港人為祖國在經濟上作出巨大貢獻;回歸後,港人治港,《基本法》表明香港政制循序漸進,最終達至普選。過去香港在經濟領域成為內地的示範單位,香港在政治方面同樣可以成為內地13億人的示範單位,促進內地民主發展,毋須再透過權力鬥爭,能夠以和平方式將權力轉移。

眾所周知,內地當權者對其政治體制根本缺乏信心,不時擔心被人政治迫害和秋後算賬,故此早已將子女送往歐美民主國家,並勾結外國人侵吞國家資產,把財富透過離岸公司隱藏。一個缺乏民主、自由,政治封閉的國家,亦助長貪污腐敗和尋租活動,在經濟上難望更上一層樓。本地親建制的權貴,實應憑藉其政治地位,游說北京當權者信任港人,讓香港早日實行真普選,對內地產生示範作用。

只可惜香港的政治小丑,提出的政改方案,門檻之高就連其他親建制的黨派也難以接受。他們又不時向北京當權者打小報告,令中央政府對香港民情判斷失準,以為港人要搞獨立,最後拿出白皮書去否定《基本法》的高度自治,直接間接促使更多港人參與民間公投,並要7.1上街。

過去一年多,佔中三子為港人爭取民主備受當權者及政治小丑多方打壓,承受極大壓力。即使最終真普選落空,但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在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喚醒港人要自己努力爭取民主上所作出的貢獻。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6-24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6月20日星期五

蘋論:新界東北發展 為何捨易取難?

上周五立法會財委會討論新界東北發展前期工程的3億元撥款申請,立法會內議員進行拉布,立法會外示威人士與警方爆發衝突,財委會主席吳亮星決定中止會議,今日續會。

從電視畫面可見,絕大部份衝擊立法會的示威人士是年輕人,而負責抵擋示威者衝擊的前線警務人員,大多是新紮師兄和師妹。兩批年輕人為到新界東北發展而正面衝突,而背後最大得益者是那些早已囤地的地產商和「長輩」,實在叫人感到極其難過。

絕大部份(包括筆者)不會認同暴力抗爭,只會支持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去表達對政府及當權者的訴求。過去50萬港人七一上街,百萬人為六四事件逼爆中環,都是在和平、有秩序下進行,沒有發生任何暴力事件。負責維持秩序的前線警務人員,相信不少是認同示威者的訴求。絕不是示威者的敵人。

暴力抗爭,傷及無辜是應當譴責的;然而,一眾當權者在譴責示威者以暴力衝擊立法會的同時,又有沒有反躬自問,為何一群年輕人願意放下前途,透過激烈抗爭手段去反對新界東北發展?正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所述,不少示威團體及人士,本身不受東北發展影響,何解要走到前線去進行抗爭?

特首梁振英說發展東北是為了解決港人住屋需要,故不可能不遷不拆。又說注意到近幾個星期樓價有上升趨勢,故此有必要增加土地和建屋量去遏止樓價上升。他似乎忘記樓價回升,是因為政府放寬「辣招」,讓地產商大賣樓花。

市民眼見過去多年政府官員不斷向地產商輸送利益,充當地產商的「內鬼」,對特區政府早已失去信任,不相信政府耗資1,200億元(當中數百億元用作收地賠償)去開發600公頃土地,準備興建60,000個住宅單位,是為了市民(特別是年輕一輩)的住屋需要。

政府花費1,200億元開發土地興建60,000個單位,單是土地開發成本,每個單位便要200萬元,完全缺乏成本效益。正如發展局前局長麥齊光及一些學者(包括姚松炎)指出,香港還有2,000多公頃空置土地可以用作建屋;此外還有數百公頃高爾夫球場及休憩「熟地」,只供少數富豪玩樂,可以改作建屋。政府為何偏要捨易取難,硬要速速發展新界東北,摧毀別人的家園?事實上,現時有20多萬個房屋單位空置,預計又會出現移民潮,香港根本不存在房屋供不應求的情況。

說穿了,政府急於發展新界東北,明顯是向地產商和其他囤地的人輸送利益,讓他們早日取得回報。林鄭月娥曾經說過會收回所有土地再公開拍賣,但之後卻容許擁有大片土地的地產商保留土地發展權利,向政府申請補地價後自行建屋。政府若想盡快收地發展,又為何會「放生」地產商,浪費時間在補地價問題上與地產商討價還價?這個做法明顯與政府加快建屋的目標背道而馳。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發展局前政治助理何建宗在新界東北發展上都出現利益衝突,要靠傳媒揭發才讓市民得知。兩名負責新界東北發展的官員也出現嚴重利益衝突,市民又怎會相信推動計劃的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府高層當中,沒有地產商的「內鬼」,以及透過開設離岸公司一早囤地的專業人士。另外,特首梁振英好像至今沒有說過他本人及親朋沒有在新界東北囤地,他亦至今還沒有落實李國能報告的建議,修訂防貪條例去監管自己收受利益。

當日政府官員力主西九文娛區單一招標,強調不存在利益輸送,之後又要立法會速速通過高鐵近700億元撥款申請,說是為了趕及與內地高鐵「接軌」,現在的局面又是怎樣一回事?然而,即使現行政制不公,讓既得利益者為所欲為,反對新界東北發展的團體及人士亦應以和平理性方式進行抗爭,揭露和舉報當中種種不公不義的情況。筆者一直相信,那些行為不當和收受利益的公職人員,終有一日會被清算,罪行暴露在市民眼前。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6-20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

壹週刊:大量增建居屋助年輕人置業

長策會提出在未來十年興建28.8萬間公營房屋,當中80,000間屬居屋。由於近年建築成本大增,政府官員指以往「賣一間居屋換建兩間公屋」的情況已不復見,很難再以出售居屋來補貼公屋的建屋成本。

自2009年起,本地樓價急升,即使政府三番四次出招壓抑樓價,金管局又再三收緊樓宇按揭,樓價依然未見顯著下調,繼續在高位徘徊。正如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所述,現時六成多的私樓單位是沒有按揭的,故此即使政府收緊樓按,或者日後加息,對這些單位的業主沒有多大影響,而這些業主也不會急於大幅割價去出售手上單位。

樓價居高不下,未「上車」的年輕人實在難以置業,只好輪候公屋,以致輪候申請逼近25萬宗,當中有近7萬宗為18至29歲單身人士的申請。由於房委會實施計分制度,不少零收入的學生一到18歲就申請公屋,以成功申請到公屋為人生目標,實在令人感到嘆息。

筆者過去一直強調,政府房屋政策與運輸和就業政策相關,政府大量興建公屋和居屋,市民成功申請入住後便不願意遷出,以免失去房屋福利。公屋及居屋的流轉性極低,大量公營房屋的居民要花費金錢和時間往返工作地點,加重交通負荷。不少打工仔為了符合申請公屋和居屋資格,故意選擇收入較低的工作,或者讓部分家庭成員暫時失業,直至成功申請入住公共房屋。

今年年初,施永青建議政府向每一位香港永久居民承諾,他們一生中都有一次機會購買一個約500呎的上車居屋,單位只能用作自住,不能出租。此類居屋可隨時轉售,不用補地價,但轉售對象必須是未曾購買過居屋的永久居民。

施老闆的構思其實類似新加坡的組屋計劃。新加坡的組屋申請認購人必須是年滿21歲的公民,且至少與另一名公民或者永久居民組成的核心家庭。組屋業主住滿五年後可以在公開市場上免補價將單位出售給公民或者永久居民,而年滿35歲的單身人士也可以在公開市場上免補價認購組屋。組屋業主轉售單位獲利後,還有權再次認購組屋,但需要支付15%至25%的利潤給建屋局。

梁振英上台後便推出「白居二」計劃,讓居屋白表申請者可免補價認購二手居屋。由於私樓供應不足,新建居屋又未「到位」,而二手居屋業主出售手上單位後又難以負擔私樓價格,故此在房屋供應不足的情況下,「白居二」計劃反而推高「上車盤」的價格,令年輕人更難入市。

現時一人家庭申請公屋的每月入息上限接近10,000元,三人家庭則接近20,000元,只要居屋價格定在較低水平,例如300呎(實用面積)售百多萬元,500呎售200多萬元,相信不少輪候公屋的申請人是有足夠能力置業,支付一成首期認購居屋。大量公屋申請人轉為申請居屋,土地資源(包括李兆基捐出的土地)改為興建居屋,將大大降低房委會的財政壓力。

日後居屋單位可免補價自由轉讓給未曾置業的永久居民,而業主轉售居屋單位後又可再入市認購居屋(把部分利潤分給房委會),將大大增加居屋的流轉性,方便市民搬遷,從而減輕交通負荷,促進就業。政府官員實應認真研究施老闆的建議。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6-19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6月17日星期二

蘋論︰ 開放電力市場 政府是最大障礙

環境局就香港未來的發電燃料組合進行公眾諮詢,諮詢期明日便屆滿。過去一個月,兩間電力公司開展傳媒攻勢,質疑向內地買電的穩定性。環境局官員亦不甘示弱,主動約見傳媒,反擊兩電對向內地買電的質疑。

筆者眼見政府官員和兩電互相「駁火」,抱着隔岸觀火的態度。有人以為政府早有向內地買電的預設立場,故此官員特別強調買電的好處,現在不過進行假諮詢,欺騙市民。但根據過去經驗,官員和兩電高層「駁火」,往往是掩眼手法,球來球往之後,最終政府仍會決定延續兩電的利潤保障計劃,讓兩電繼續壟斷市場,之後便大舉投資和大幅加價。

政府若有意開放電力市場,根本毋須進行發電燃料組合的諮詢,浪費時間,阻礙新經營者進場與兩電競爭。現行的管制計劃是由中電提出,至今已有50年歷史,計劃的優劣顯而易見。過去十多年,兩電在澳洲和英國投資過千億元購買電廠和電網,資金主要來自香港的豐厚利潤。澳洲和英國兩個國家早於1990年,即20多年前,已全面開放市場,實行廠網分家,全國各地進行大規模聯網。若兩電擔心聯網買賣電力會導致供電不穩定,損害供電可靠性,兩電又為何在兩國投資過千億元?

過去30年,兩電憑藉管制計劃賺取三千多億元利潤,為李嘉誠及嘉道理家族累積巨額財富。每次當管制計劃快將屆滿時,兩電便釋出善意,削減電費加幅,好方便官員辦事。一旦簽訂新協議後,便大舉投資,興建大量發電和輸電設施,令備用電量急增,市民為此而要多付數以百億元計的金錢。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時任經濟司的陳方安生一次過批准中電興建八台天然氣機組,令中電的備用電量急增至超過100%,之後要勞煩繼任人葉澍堃與中電商討如何降低備用電量。陳太後來升任為政務司,而她的上司財政司翟克誠,退休後加入中電出任董事。現任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當日便不斷向政府及中電追討責任。

那時中電擁有大量備用電量,本應可以出售給港燈,但葉澍堃卻一而再拖延兩電加強聯網,之後就以時間不足為由,在2000年批准港燈動用過百億元興建「一台」至今也沒需要的天然氣機組,要用戶在經濟低迷期間面對高達三、四成的電費加幅,惹來商界及市民不滿。

最令人費解的就是兩電要投資興建新電廠,是它們的商業決定,為何要用戶承擔一切投資風險和責任?要保證兩電每年賺取10%,甚至15%(08年前)的回報?政府已經研究開放電力市場接近20年,若真是有決心開放市場,又何須再作多番諮詢,拖延時間,讓兩電有更多討價還價的本錢。

政府只須把未來20年的供電合約拿出來公開競投,讓兩電及其他新經營者互相競爭,把合約透過獨立的委員會(當中沒有「內鬼」)批給在安全、可靠性、價格和環保表現等範疇,整體表現最佳的公司。獲得合約的公司要承擔一切投資風險(包括燃料價格上升),表現欠佳(例如發生大停電事故)便要向用戶作出賠償。政府官員和兩電高層根本毋須為到供電可靠性及未來天然氣價格趨勢等問題而爭拗。

政府研究開放電力市場接近20年,研究興建新貨櫃碼頭20多年,在免費電視市場研究引入競爭更超過30年,最終只肯發牌給兩間由大財團操控的電視台。由此可見,開放電力市場的最大障礙是政府;政府官員若不肯放棄照顧大財團利益,恐怕市民最終仍是沒有選擇。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6-17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6月13日星期五

蘋論:貪官惶恐不安 不如投案自首

過去三個星期,澳門的政治環境突變,先有過萬名市民在烈日下上街反對簡稱「離補」的離譜法案,包圍立法會,繼而數千名市民參與六四燭光集會,人數遠遠超過以往只得幾百人的數字。澳門市民政治覺醒,未來日子,中央和特區官員和商界,恐怕不能再為所欲為。

澳門自1999年12月回歸後,政府開放賭業,引入競爭,為庫房帶來巨額稅收。澳門特首眼見財源廣進,連續多年全民派錢,羨煞不少港人。然而澳門經濟太過依賴賭業,大量引入外勞,影響當地居民的發展空間和就業機會。加上貪污問題嚴重,洗黑錢等非法活動猖獗,自然惹來市民不滿。即使政府不斷派錢,也未能紓解民怨。

觸發近月澳門政局變天的離補法案,全名是《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法案,其實早於去年12月已提交立法會審議,在「一般性討論及表決」中獲得通過。之後澳門政府得寸進尺,再向立法會建議將公務員及非公務員出身的主要官員,一次性離任補償由原先的14%調升至30%,才激發市民強烈不滿,在5月25日舉行反離補大遊行,要求政府撤回法案。現任澳門特首崔世安眼見群情洶湧,四日後宣佈撤回法案。

崔世安及由他任命的主要官員到今年12月便任期屆滿,今個月底澳門將進行選舉委員會委員的選舉,之後便開展特首選舉工作。崔世安在這個政治敏感時刻提出離補法案,若果不是為了「自肥」,就可能是顧及其他主要官員及前特首的利益,希望保障他們退休後的生活,可以過一個有尊嚴的生活,毋須要加入商界,聽命於大財閥。

即使崔世安有良好意願,亦不能完全沒有經過公眾諮詢,便提出離補法案,以為肯定得到足夠票數通過。五年前願意加入崔世安管治團隊的主要官員,早應知道他們在任期內和任期屆滿後所得到的薪酬福利和補償,現在又怎能突然提出法案,去調高各人離任後的補償,慷納稅人之慨。

有識之士願意加入政府出任主要官員,理應以服務市民為首要目的,金錢報酬實屬次要。若然要賺取更高收入,生活與商家睇齊,大可以選擇留在商界,以免抵受不住金錢誘惑而濫用職權,與財閥勾結。

最離譜的是離補法案竟然讓澳門特首享有「刑事豁免權」,明顯是變相鼓勵特首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特別在澳門前運輸工務司長歐文龍的「世紀巨貪案」中,不少受賄工程都超出了歐文龍的職權範圍,故外界猜測更高級的官員是否也牽涉其中。崔世安提出的離補法案包括保障離任特首和高官,自然使人產生聯想。

近年中央政府嚴打貪官奸商,港澳兩地的高官和財閥亦不能倖免。除了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遭廉署拘控外,前特首曾蔭權及前廉政專員湯顯明亦正接受調查。筆者相信港澳兩地的貪官污吏和涉兼行賄的商人又何止數人,不少前任和現任的主要官員和財閥正生活在惶恐不安中,擔心隨時被人揭發罪行和遭到清算,個人日記簿成為犯罪證據。個別財閥甚至可能被人威脅,要說一些討好中央政府和當權者的話,以換取執法機構終止調查。

涉貪官員和財閥與其惶恐不可終日,倒不如主動投案自首,爭取成為污點證人,換取豁免刑責或減刑,總好過繼續生活在恐懼之下。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6-13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6月12日星期四

壹週刊:金融機構亂批貸款宣傳失實

相信不少讀者都嘗試過收到銀行或財務機構來電,推銷「低息」貸款,幫助解決短期資金周轉問題。一些手緊的人若一不留神,便很容易誤墮陷阱,每年支付高達30多厘,甚至60厘的息率。

翻開報章雜誌,或者收看電視、收聽電台節目,便會發覺到大量貸款廣告湧現在眼前。有些廣告鼓勵市民貸款前往世界各地購買奢侈品和名牌物品,有些鼓勵小業主把居屋和私樓加按,套現用作大肆享樂,有些甚至說隨時隨地、足不出戶也可以貸款消費。

看到上述現象,不知讀者有何感想。有人以為這是正常的經濟活動,若果銀行或財務機構「拍烏蠅」,消費市場疲弱,經濟缺乏動力,投資者和小股東又如何賺取合理回報?況且借貸市場有助資金流動,促進經濟發展,若果沒有人向銀行借錢,小存戶肯定要向銀行支付更高的費用,才可以得到服務。

筆者三年前向理大申請提早退休,退休後花了不少時間在報章上撰文,以及開辦課程,教導小市民要管好錢財,不要借錢用作消費。過去認識不少人,抵受不住誘惑向銀行或財務機構借錢消費和炒股,結果泥足深陷,不能自拔。有人要和太太離婚收場,有人要破產、債務重整,有人甚至虧空公款,最終成為階下囚。

銀行和財務機構樂於向小市民貸款,純粹因為「利錢厚」,絕非和「債仔」稱兄道弟。一般信用卡年息30多厘,金融機構貸出1,100億元,一年利息收入便接近400多億元,這相對於近萬億元的按揭貸款,每年收息不到240億元(以年息2.5厘計算),利錢豐厚十多倍。

財務機構的貸款息率更驚人,可以收取法例上限的60厘。多年前筆者家中的菲傭向兩間財務機構借錢,每間借10,000元,分12個月償還,每月還1,065元,合共每月要還2,130元給兩間財務機構,佔她當時的月薪六成。後來因無力還款而突然人間蒸發。

這名菲傭以為每月還1,065元,一年合共12,780元,較貸款額10,000元多出2,780元,年息不過20多厘。但事實是她並非一年後才一次過清還12,780元,而是要每月分期還款。第一期的1,065元在一個月後償還,這筆款項只借了一個月,而非一年。最後一期的1,065元才是借足一年。平均而言,她不過借了半年,便要付出2,780元利息,實際年息是60厘!

銀行及財務機構向「債仔」收取高息,即使十個「債仔」有一、兩個走數,依然有利可圖,不會蝕本。由於信用卡墊款和其他私人貸款的利錢豐厚,吸引銀行及財務機構大力推廣和拓展市場,過去一年貸款額錄得可觀升幅,為這些機構帶來巨額利潤。

然而,一個經濟體系若依靠貸款消費和炒賣,而非把資金投放在有益及有建設的生產活動上,最終亦無法推動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看看歐美及日本等超級大國,政府及金融機構濫發債券,整個國家的政府和人民負債纍纍,一旦爆發債務危機,對經濟自然產生負面影響,連一些與工商業生產相關的正常融資活動也受到牽連。

試看看過去一年,銀行向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追討8,000多萬元,向前行會成員張震遠及其公司追討數以億元計的貸款,便知道銀行是否審慎貸出款項。金管局與其提醒銀行避免貸款增長過快,不如做好把關工作,審查銀行及相關財務機構的貸款宣傳是否失實,審批貸款是否太過馬虎,以防止一旦利率回升或者經濟逆轉,出現大量未能償還的貸款。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6-12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蘋論:醫醫相衞何時了?

藝人張崇德及劉美娟夫婦投訴婦產科醫生蔡明欣專業失德,經過醫委會多個月的聆訊和判決,裁定蔡醫生七項指控中四項成立,被判停牌兩年。蔡醫生聞判後神情自若,面露笑容,似乎對判決不以為然。

這次醫療事故發生在九年前,兩名事主要經過九年時間,出售物業籌集資金,花費七位數字(即過百萬元)的金錢才能找出事件真相,確定事件中蔡醫生的責任。兩名事主鍥而不捨地尋求真相,不是為自己取回公道,而是要暴露整個醫療制度的缺陷。

早於2005年,兩名事主就兒子夭折一事向醫委會投訴,並授權醫委會向涉事單位索取醫療報告,但醫委會卻以「嬰兒夭折好普通」為由,認為投訴不成立。之後他們花費大筆律師費,透過民事索償取得相關醫療紀錄,並找來專家撰寫醫療報告,要求醫委員再跟進投訴。直至2009年,醫委會經初步偵訊委員會審視有關資料後才認為投訴成立,再過幾年才展開聆訊,全個過程歷時九年,在這九年間,投訴人承受精神和財政壓力,而涉事的醫生則繼續行醫賺錢,整個投訴機制是否能做到「行公義、守專業、護社群」?

最初醫委會判定「嬰兒夭折好普通」明顯出錯,香港婦產科的醫療水平很高,每年嬰兒死亡率不到千分之二,故此每個嬰兒夭折的個案都值得重視。雖然香港婦產科的表現優秀,但正如一些醫生所說,其實每次分娩都涉及母親和嬰孩兩個人的生命,絕不能掉以輕心。在聆訊中得知蔡醫生在診所進行首次羊膜刺穿手術,僅用了五分鐘便完成,這些客觀事實為何醫委會最初認為沒有問題,要到九年後進行聆訊時才發覺問題多多?

長久以來,醫委會被指「醫醫相衞」,大量醫療事故的投訴不獲受理。若然投訴成立,仍要經過長時間排期聆訊;幾年後展開聆訊和作出判決,即使裁定醫生專業失德,一般只是被罰停牌幾個月。雖然今次屬於嚴重醫療事故,但醫委會暫代主席麥列菲菲認為不能偏離過往罰則,故只能罰蔡醫生停牌兩年。

這次醫療事故令筆者想到經濟學家嘉素(Reuben A. Kessel)在1958年發表的論文,分析美國醫療市場如何建立壟斷勢力。嘉素認為自1847年美國醫學會成立後,便透過發牌制度,對大學醫學院的評審和對醫院的各種操控,成功地限制國外醫生和醫科畢業生人數,去達到賺取壟斷收入的目的。美國醫學界為了維護整個行業的經濟利益,禁止醫生賣廣告,禁止醫生互相公開批評,以及避免醫生在醫療事故中作專家證人,損害同業利益。

自從美國政府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修改移民法例後,有更多國外醫科畢業生可以取得執業資格,醫生供應增加,醫生的收入已大不如前。反觀在香港,十多年前的哈佛專家小組認為本地的醫生地位優越,純粹靠自我監管,缺乏外界有效監察。由於醫療服務和收費透明度低,醫醫相衞的情況普遍存在,故此哈佛專家小組質疑現存制度是否真正符合病人和公眾的利益。

誠然香港的醫療水平十分高,但醫療服務供應不足和缺乏透明度,醫醫相衞的情況依然普遍。十多年前已有聲音要求重整醫委會架構,委任更多非本地醫生和業外人士出任委員,以增加醫委會的公信力。政府和醫委會應藉今次嚴重醫療事故,審視醫委會現行架構和法例,並作出適當修正,以免市民對整個醫療制度失去信心。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6-10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6月5日星期四

壹週刊:基金買賣記錄一盤混賬

早前在本欄撰寫文章,以親身經驗指出「101」壽險連基金投資的產品「食水深」、投資表現差,保險公司還設下陷阱,令筆者幾乎失去合約屆滿的3.5%紅利。

文章刊出後,有金融界朋友在一個關於商業道德的研討會上,拿筆者的個案作討論。收了多個電郵,又有多位財經日報的專欄作家,指筆者不懂選擇基金,因輸了錢,故此憤怒地作出投訴。既然文章已引起一些回響,就讓筆者在此再作一些補充。

上次提到四月初筆者向保險公司作出投訴,兩天後公司便決定補回3.5%紅利給我,並且以4月1日之後的基金價格作準,金額合共17,000多元。個人已把整筆款項捐給三個慈善機構。

筆者撰文揭露事件,不是因為輸了錢,也不是想「唱衰」整個行業。從大學提早退休後已不用月供公積金,基金投資佔筆者的總投資額不到1%,就算輸清光的影響也微不足道。筆者的家人、教會的會友,以及很多好朋友,也是從事金融和保險業,又怎會故意唱衰行業,影響他們的生計。至於八年前向我推介產品的學生,到今日我們仍是很好的朋友,她本人其實也買了類似產品,而且供款長達20年。

當日認購產品,因花了兩位理大畢業生數小時解釋中介及基金公司如何賺錢,是清楚知道產品「食水深」,亦因他們的誠實和誠意而作出認購決定。預計不到的是八年之後,基金投資回報竟然是負數,違反「長期平均成本」的投資法則:投資回報不單未能抵銷費用,反而令虧損擴大。

其實一直希望到今年四月合約屆滿後,就可以「脫苦海」,無須每月被扣千多元(絕大部分是費用),亦不會向人多談如此「羞家」的投資決定。但上天似乎要筆者遇上「怪事」,藉此揭露金融業的陰暗面,希望行業能作出改進。特別是基金公司喜愛以過去五年的往績作為銷售亮點,以2009年全球股市低位作起點去誇耀往績,很容易誤導小市民入市認購。

筆者除了要求保險公司補回3.5%紅利外,還要求公司提供過去八年的買賣記錄資料(公司每年只發年結單,沒有買賣記錄),讓筆者明白何以投資28萬元,最後只餘下不足19萬元,損失9萬多元。以為保險公司很容易從電腦下載基金買賣資料,沒料到過了數個星期才收到有關資料。仔細查看這些買賣記錄,發覺是一盤混賬。

保險公司所提供的資料,頭一年尚算清楚,明顯見到公司在每個月初收到供款後,會在下一個月頭三天(1至3日)從基金單位中扣除費用(每月0.3666%)。但一年過後,就出現極不尋常的情況,公司有時在每月9日、10日,甚至26日才扣除上月的費用。筆者認購的兩個基金,其中一個基金一個月內被扣兩次費用,買賣記錄又竟然遺漏了一個月(2008年11月)的資料。

最離譜的是兩個相隔多天的交易日期,基金價格竟然一模一樣,小數後五個位也一樣,或然率差不多是零。筆者上網查核過有關基金價格,得到的資料與保險公司所提供的有異。若然保險公司可以自行決定在每月哪一天買賣和扣除費用,基金買賣價格又可以自行編製,投資者又有何保障?

筆者向保險公司提出11點質疑,至今只收到一項回覆,就是補回2008年11月的資料。公司職員說其他事項,還在調查研究中,不知何時可以作答。根據公司提供的資料,9萬多元的損失中有5萬多元是費用,收費如此高,是否應該向客戶提供更準確和更快捷的服務?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6-05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