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教育中心



詳情請參閱活道教育中心網址: http://www.livingword.edu.hk/

Email: lampunlee@livingword.edu.hk

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蘋論:審計署要「清算」建制派?

最近審計署發表第62號報告書,合共8個題目,最令市民關注的自然是對盛事基金的審計調查,因為受牽連的人屬於建制派。

去年3月,審計署發表關於廉政公署的審計報告,為廉署的肅貪倡廉教育衡工量值,內容提及到酬酢開支失控,把晚餐開支當作宣傳費用,以及分拆賬單等不當行為。之後傳媒陸續披露前廉政專員湯顯明種種「貪飲貪食」的行為,立法會各黨派議員窮追猛打,令湯顯明聲名狼藉,還要接受廉署調查。

湯顯明由前特首曾蔭權委任,梁振英上台後,要清算前朝的貪腐歪風,透過審計署署長孫德基深入審查,市民大眾自然十分理解和認同。但今次審計署的報告矛頭直指盛事基金,基金評審委員會主席林健鋒,以及有份分錢的「香港龍獅節」(令人聯想到龍獅旗)籌備委員會召集人陳鑑林,都屬建制派人士,審計署向他們開刀,則較令人費解,或許要顯示審計署是大公無私。

2008年9月,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香港股市樓市急挫,失業率飆升。政府為了振興經濟,吸引旅客來港消費,在2009年5月撥款1億元設立盛事基金。到2012年4月,當時香港經濟已大幅反彈,內地遊客逼爆香港,政府還再撥款1.5億元,延續基金運作至2017年。

2012年3月,梁振英擊敗唐英年當上特首,梁振英還未上台,曾蔭權在6月初宣佈再度委任唐英年的親密戰友林健鋒擔任盛事基金主席,為期兩年直至今年6月。梁振英上台後,林健鋒和葉劉淑儀投向梁營,二人在2012年10月獲委任為行會非官守議員。

今年3月,林健鋒因去年七一前往維穩騷「香港巨蛋音樂節」時,駕車切雙白線、逆線行車兼衝紅燈,被裁定危險駕駛罪成。現在又因盛事基金的審批和監管被人責難,實應考慮應否繼續花時間去參與各項盛事,以免再惹禍上身。

至於由民建聯陳鑑林出任召集人的「香港龍獅節」,被審計署狠批犯上「七宗罪」,包括無申報利益、無報價單、無薪酬紀錄、將幼童當作受薪表演者、誇大聘請人數、酬金佔總開支高達五成、沒有將28萬元活動餘款退回政府等。如此賬目不清的申請項目,竟然可以多次獲得基金撥款贊助,商務及經濟局局長蘇錦樑(前民建聯黨員)應向市民大眾清楚解釋和交代。

眾所周知,建制派過去透過區議會、僱員再培訓局、婦女組織、上網學習支援計劃及盛事基金所舉辦的課程及活動,取得大量金錢拓展網絡,接觸不同階層的市民,方便日後進行選舉工程。多年來,政府在親建制的政黨和政客身上花上巨額公帑(還未計商界捐款),但親建制人士依然未能在直選中取得過半數的市民支持,以致遲遲未能落實真普選,對他們的工作自然有所不滿。今次審計署向陳鑑林開刀,正好警惕各建制派人士,拿了公帑後應交足「功課」。

前廉署調查主任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到廉署舉報龍獅節籌委會未獲政府批准下向關連人士採購和招聘,屬嚴重利益衝突,要求廉署徹查。但觀乎過去多宗涉及貪污的案件,恐怕林卓廷的舉報又是白費心機,因涉案者只要「事後」申報利益而獲得接納,便毋須負上刑責。

況且回歸後的廉署和律政司似乎已經變質,法律面前不再是人人平等;涉貪的宋林也可以出任廉署道德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通緝犯也可獲不提證供起訴。故此相信審計署的審查不過是小懲大誡,目的是提醒建制派人士日後要謹慎行事,全力支持政府施政。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4-25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4月24日星期四

壹週刊:保險連投資產品「食水」極深

上期談到八年前認購了一份人壽保險連基金投資(「101」)產品,八年間損失近四成,財富管理公司還想吞掉完成合約的紅利。近月與三名30多歲的中學老師一同吃晚飯,席間談到「101」產品,發覺原來全部「中招」,四人曾經購入類似產品,都招致不同程度的損失。

其中一名老師被人游說認購了一份供款18個月的保單,後來才發覺合約期是25年,若中途斷供,仍要從戶口中扣除餘下年期的費用才可「甩身」,至今損失三萬多元。另一名老師認購了多份保單,年期由11年至20年,合約供款總額數十萬元,至今又是損失慘重。最聰明的一位老師供了四期,發覺問題多多,情願損失兩萬元也選擇斷供。

這類「101」產品「食水」甚深,認購者很難獲得理想回報。除非投保人身故,受益人才可以取回供款額(或戶口價值,以較高者為準),加上1%額外賠償,故此稱為「101」保單。

以筆者購買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為例,財富管理(或保險)公司每月從基金單位數量中收取0.25%費用,一年便是3%有多,八年後即使基金沒有跌價,首年供款亦只餘下77%價值。此外,由於供款額不斷增加,要支付的費用便愈來愈多。

除了財富管理公司每年收取的3%的費用外,負責投資的基金管理公司也要收費,一般收取2%的管理費,從基金單位價格中收取。換言之,財富管理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單位數量和基金單位價格中每年合共抽取5%費用,故此即使認購的基金(例如股票或債券),每年取得5%回報,認購者亦只能得個「桔」。

舉個簡單例子,一名投資者認購「101」產品,每月供款1,000元,為期八年,總共供款96,000元。財富管理公司在投資者的戶口中每年抽取3%費用,而基金管理公司則抽取2%,合共5%,第一年12,000元供款便被取走600元。數目看來不算很大。但當投資者持續供款,戶口價值不斷增加,被抽走的數目便愈來愈大。

假設每年累積供款相等於戶口價值,即每年基金升值5%,剛好足夠支持5%費用,八年間戶口便被抽走21,600元,即使扣除合約期滿獲得的3.5%紅利,仍要支付18,240元,約佔96,000元總供款額的兩成!

倘若投資者可以選擇兩年後不再供款,但每年仍要支付1,200元費用,八年便要支付9,000元(600元+1,200元×7),是24,000元總供款額的37.5%!即使有紅利,被抽走的戶口價值依然超過三成。

上述例子是假設基金每年升值5%,足夠支付5%費用,八年後投資者依然可以保本,取回96,000元(再加紅利)。但實際情況是基金公司的表現極差;連每年5%的投資回報也達不到,投資者便要蝕入肉,看着本金不斷被侵蝕,還要繼續供款和付費,不能抽身離去。事實上絕大部分主動式(揀股)的基金跑輸大市(見4月5日一期《iMoney》),有港股指數基金竟然落後盈富基金3%(見4月14日《明報》),基金經理的質素和「食水」之深可想而知。須知道各地股市指數(例如恒指)並未包括股息(一般約有3釐),基金公司即使表現與大市同步,其實已跑輸了幾個百分點。

2006年政府正式取消遺產稅,希望有助香港發展成為財富管理中心。想不到過去八年,金融機構大賣「有毒」和「食水深」的投資產品,財富管理中心變成財富轉移中心,實在叫投資者對市場失去信心。

#上期更正

金管局並非完全禁止銀行出售「101」產品,但因限制多多(例如要求公開收費資料),故此不少銀行不再售賣。另外查實筆者的保單合約紅利只有3.5﹪,而非5%。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4-24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4月18日星期五

蘋論:滬港通 助恒指再創新高?

今年博鰲論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佈半年後「滬港股市直通車」正式開動,總額度5,500億元人民幣。消息一出,恒指一度飆升400多點,上周五港交所股價大升一成多。

特區政府現正進行政改諮詢,預計在今年稍後推出政改方案作另一輪諮詢。在這政治敏感時刻,中央政府突然宣佈「滬港通」在10月通車,自然使人聯想到中央政府向特區送禮,是希望以經濟利益分散港人對政改的關注。金融界為着自身利益,更加不會支持和參與「佔中」。

筆者從來不覺得香港與內地加強經貿聯繫,是中央向香港送上大禮。1978年鄧小平復出後推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吸引大量本地工廠北移,藉以節省土地和工資成本。內地引入港商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樣獲得巨大經濟利益,幫助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工廠」,維持經濟高速增長。

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量工廠北移,近百萬名本地工廠工人失去「飯碗」,香港經濟需要作出調整和轉型,由製造業轉向發展服務業,特別是金融、物流、旅遊及其他工商支援行業。由於香港經濟調整能力十分強,港人適應力亦高,故此在轉型期間並沒有出現嚴重失業問題,經濟依然能夠持續發展。

回歸後香港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衝擊,經濟大幅下滑,通縮連年。到2003年,香港簽訂CEPA,實施「自由行」,讓香港與內地的服務業進一步開放,同樣是互惠互利的政策,不存在中央向香港送上大禮的情況。須知道任何經貿合作,總是雙方都可以得益,不會單方面輸送利益。況且兩地加強經貿聯繫,絕不是沒有代價,近年內地遊客大增對香港各方面造成的壓力,市民有目共睹。

中國推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30多年,現已晉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去年GDP高達57萬億元人民幣,估計今年將突破60萬億元人民幣。經濟持續增長,人民收入和儲蓄大增,但金融市場的發展依然十分落後,上海和深圳股市市值只得20多萬億元人民幣,不到每年GDP的一半。

相反,香港去年GDP約2.1萬億港元,但股市市值超過20萬億元,是GDP的10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在推動股市作為企業集資渠道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中央政府透過滬港通協助內地股市和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對香港和內地的股市發展都有好處,絕非單向送禮。

過去20年,香港股市大上大落,亦與內地股市有關。1990年,深圳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開始進行股票買賣。1993年,首隻內地國企股青島啤酒來港上市,吸引大量資金流入炒賣紅籌國企股,帶動恒指由年初的5,000多點,上升至1994年1月初的12,599點,創出新高,一年間上升一倍多。之後內地推出宏觀調控措施,恒指急挫,到1995年1月跌穿7,000點。

2007年,內地股市炒賣熾熱,上綜指數由年初的2,000多點,上升一倍多至6,000點,A股股價遠高於H股股價。2007年8月傳出「港股直通車」,市場憧憬大量內地資金來港套戥,推高港股股價,恒指在不足三個月內抽升超過10,000點,高見31,958點,創出新高。及至11月初,當時的總理溫家寶叫停直通車,港股隨後大幅下滑,一年後跌穿11,000點。

七年後滬港通終於開行,不知道能否吸引大量資金流入炒賣港股,助恒指再創出新高?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4-18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4月17日星期四

壹週刊:認購基金慎防被愚弄

今年4月1日愚人節,對筆者來說可算另有一番滋味。一直自以為理財審慎,想不到竟然被一間財富管理公司愚弄,實在感到十分氣憤;故此撰寫此文,特別提醒認購基金的讀者小心謹慎,不要被人愚弄。

事緣在2006年3月,筆者當時仍在理大任教,一位在理大修畢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畢業生,跟她另一位男同事來探訪我。這位同學是位財務策劃師,向我推介基金產品。我抱着學習心態,向他們二人求教關於基金產品的銷售策略和佣金制度。

當時我清楚表明自己不相信基金經理,但覺得既然花了他們這麼多時間解釋,他們又很坦白地告訴我如何賺取豐厚佣金,故此也認購了一個供款年期8年(已是最短)的保險連基金投資產品,生效日期是2006年4月1日,直至2014年4月1 日屆滿。

過了兩年,該名女學生轉往銀行工作,我的保單變了「孤兒單」,再沒有人跟進。該間財富管理公司後來賣盤,公司名稱一改再改,不時把旗下基金轉名或合併。我每年4月中才一次過收到公司發出的客戶賬戶結算表,告知戶口價值,內容完全沒有提及以什麼價格購入基金,購入數量,也沒有提及從中抽了多少佣金和費用。基金的表現一直跑輸大市和同類的指數基金,虧損程度愈來愈嚴重。但由於退保也要付足未到期前的佣金和費用,供滿後可獲5%紅利,故此唯有被迫繼續供款。希望到今年4月1日便「脫苦海」。

今年3月初,收到財富管理公司來信,告知我已經完成供款,4月1日起不用再供款;又提醒我保單的保障即將期滿,如有任何疑問或垂詢可致電客戶服務熱線。我於是致電給客戶服務部,表明要在4月1日取回戶口價值和紅利。負責接聽的職員說不能透過電話辦理客戶申請,必須填寫一份表格和簽名才可以退保。最快約在4月10日可取回金錢。

我很快便收到對方寄來的表格,等待至3月中填妥表格寄回給該財富管理公司。我特意留下電話號碼,方便公司聯絡我。寄出表格後不到10天,便收到該公司寄來的支票,說已按照我的要求以3月19日的價格出售基金,完成退保。我於是致電給公司同一位職員,查問為何這麼快收到支票,款項是否已包括5%的紅利。她過了多天後才給我回覆,說公司收到客戶的退保通知表格後,便會儘快出售基金,不會等待至4月1日。由於我在4月1日前退保,差12天才完成合約,故此即使完成供款,也不能享有5%的紅利。

我聽了後自然十分憤怒,因為忍耐了8年完成供款,亦按照指示填表,電話錄音亦清楚顯示我是打算在4月1日退保和出售基金,現在竟然說我沒有完成合約而喪失紅利。我8年合共供款28萬元,最後只能取回17萬元,損失近四成,公司竟然還設下陷阱,省回應付的5%紅利。我向該公司發出投訴信後兩天,他們決定補回5%紅利給我。我相信這不是個別事件,故此仍決定向有關方面投訴,並撰寫此文,提醒讀者不要誤墮陷阱。倘若過去遇過類似情況,亦應向有關方面(例如保險索償投訴局、保監和消委會)投訴,希望能懲處缺德的公司。

據了解,金管局已禁止銀行出售類似的保險連基金投資產品,因過去接獲大量投訴,指出產品「食水深」,收費及買賣缺乏透明度,投資表現差。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監管機構若繼續容許缺德的財富管理公司愚弄投資者,把問題交給金融調解員,令人對市場失去信心,對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也沒有益處。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4-17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蘋論:長俸公僕 不應延任

最近政府公佈《延長公務員服務年期諮詢文件》,建議提高新入職公務員的退休年齡,並放寬讓職系及部門首長自行審批,續聘已屆退休年齡的現職公務員,最長為期五年。

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問題。過去二十年,香港出生率持續下降,人口增長大幅放緩,早已預示有關問題。同樣,未來十年是公僕的退休高𥧌期,公務員事務局亦早應察覺,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安排好各部門的接班人,絕不應出現人手短缺問題。

一個穩定的公務員團隊,對香港的長遠發展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但自回歸後,公務員事務局為着保障個別人士的利益,多次推出政策,嚴重打擊公務員士氣,破壞整個制度的穩定性。

1998年香港面對亞洲金融風暴衝擊,經濟下滑,政府出現巨大財赤。公務員事務局為了節省支出,推行體制改革,以合約制取代長俸制,並且大幅度調低新入職公務員薪酬。之後再推出兩輪自願退休計劃,希望減省人手,節省政府開支。

上述計劃,嚴重損害新入職公務員的士氣,還令現職公務員工作量大增,不時要超時工作,不單損害健康,亦影響他們的家庭生活,缺乏時間照顧子女。近年經濟好轉,公務員流失率上升,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或多或少與過去錯誤的政策有關。

政府提高新入職公務員的退休年齡,相信沒有多大爭議。至於2000年後入職的公務員,由於已沒有長俸,他們退休後以合約形式續任,只要續聘制度公平公正和公開,相信問題亦不大。況且這群公務員,過去面對大幅度減薪,薪酬和福利與長俸公務員相差甚遠,延長退休年齡可以作為一點補償,吸引他們留任,減低流失率。

至於長俸公務員,則不應獲得延任,一屆退休年齡便應退休,不得續任。長俸制度的原意是鼓勵公僕廉潔奉公,因為一旦被揭發貪污瀆職,以權謀私,便會遭到解僱和失去長俸。此外,公務員接近退休年齡生產力會下降,工資可能高於本身的生產力,員工未必會自願退休,總是希望繼續享受高薪厚祿。因此,長俸制度列明強制退休年齡,避免公務員(特別是首長級)長期佔據高薪職位。

歐美國家延長退休年齡,是因為這些國家大多沒有退休保障計劃,延長退休年齡可以減少政府在這方面的財政負擔。至於本地的長俸公務員,若容許他們延長退休年齡,反而會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現時政府公務員退休金準備已超過7,000億元,差不多把財政儲備「吃光」,實不應考慮續聘長俸公務員,進一步增加納稅人負擔。

筆者曾經任教的理大早已引入機制,容許部門首長延長個別教職員的退休年齡,讓他們可以60歲後留任。結果是一些高層不肯放權,不願意安排接任人,讓自己可以不斷獲得續任,有人到67歲還不肯退休。另一些高層則讓60多歲的「老友」留任,給予極高薪酬,方便他們合作發表論文。整個延長退休制度,明顯是為一小撮高層度身訂做,讓他們繼續操控大學資源分配。若然長俸公務員有機會續任,相信亦會出現上述情況。

長俸公務員退休後可以從事義務工作,與人分享工作經驗和知識,回饋社會。過去不少公務員領長俸後又返回政府工作,或者加入商界,之後涉及貪污案件,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公務員事務局實應做好把關工作,防止高級公務員在退休前後,為自己將來鋪定好後路。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4-11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4月10日星期四

壹週刊:提委會須具廣泛代表性

為期五個月的政改諮詢接近尾聲,至今中央和特區政府官員,與爭取「真」普選的政治團體和市民依然各說各話,距離「有商有量,實現普選」的目標仍然有一段距離。

關於2017年特首選舉的爭議,主要是圍繞是否接納「公民提名」,以及提名委員會可否進行「篩選」,「叮走」那些不符合「愛國愛港」的候選人。

根據民調,超過一半的市民認為特首選舉需要有「公民提名」,故此負責政改諮詢的官員,一旦否決「公民提名」,除了說中央官員「一錘定音」,指有關建議不符合《基本法》45條外,還必須解釋即使沒有「公民提名」,亦不會損害香港永久居民享有的「提名」和「參選」特首的權利。

政治團體及市民強烈要求特首選舉設有「公民提名」,明顯是憂慮提委會類似選舉委員會,缺乏廣泛代表性,可以操控提名和選舉結果,藉着「篩走」一些高民望的參 選人,迫使選民要在其他「次優」的候選人當中作出選擇,或者投「白票」。正如去年十月,以梁振英為首的行會率先進行篩選,「叮走」港視,迫使市民只能選擇觀看另外兩間免費電視台,或者放棄觀看。

經過免費電視發牌的風波,市民大眾肯定不會接受有篩選的特首選舉。只要選舉制度不設「篩選」,提委會具有廣泛代表性,又按民主程序提名特首候選人,相信政治團體及市民會勉強接受設有「間接公民提名」的政改方案。近月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成立的政治團體 「香港2020」,提出加入317名分區提名委員,以及一眾學者建議的「公民推薦」,都設有「間接公民提名」的元素,值得負責政改的官員參考。

經過近17年的實踐,由小圈子選舉產生的特首,不論是商人、公務員,抑或專業人士,始終缺乏認受性,只顧維護少數既得利益者,以優厚公職回報選舉支持者,根本難以得到市民接受和支持。要避免香港變得無法管治,人才外流,2017年的特首必須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才有足夠認受性。

 市民的底線是清楚不過的,提委會可以仿效選委會,分為四大界別,以符合均衡參與的準則。提委會人數可維持選委會的1,200人,亦可增加至1,600人或2,000人,但提委會的選民基礎必須擴大,才能具有廣泛代表性。2012年特首選舉的選委會,只得24萬名選民,不少人是無須競爭,自動當選。

因此,2016年立法會的功能組別選舉 和2017年的提委會選舉,應廢除公司及團體票,讓所有在職及有宗教信仰的人享有投票權。那些沒有工作或宗教信仰的選民,亦可以在分區直選中投票,類似上 屆超級區議會功能界別直選。換言之,提委會第四界別的區議會議席,不再由區議員互選,而是由全港選民(不屬於其他界別)選出。有意出選特首的人可以率先爭取各界別的提委會參選人支持,達到「間接公民提名」的效果。

最後,提委會必須按民主程序提名,不能進行預選或篩選。按照過去特首選舉及立法會直選的經驗, 只要參選人能夠取得八分一(即12.5%)的選票支持,便可獲提名,成為特首選舉候選人,之後再經由全港選民普選選出特首。任何類似全國人大代表選舉的全 票制,都不符合真正的民主程序,不會得到市民支持。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4-10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4月8日星期二

蘋論:二千億元供電合約 送給內地企業?

2008年初,環境局前局長邱騰華決定延續兩電的管制計劃協議10年,直至2018年。當時邱局長清楚表示政府會在未來10年作好準備,包括研究有 關開放市場的模式、規管框架和加強聯網等工作。政府的目標是在市場條件能配合時,「盡早」為電力市場引入競爭,並會在適當時候,就具體建議諮詢公眾。

距離2018年管制計劃屆滿日期只餘下四年多,政府仍未諮詢公眾如何開放市場。最近拋出兩個未來發電燃料組合方案,在沒有提供足夠資料(包括安全、可靠性、價格和環保表現)的情況下諮詢公眾,要求市民「二揀一」,並要交代背後原因,顯然十分荒謬。

筆者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電力市場的規管,過去20多年要向不少經濟學者、財務學者、電力工程師請教,對電力市場的運作和規管才略知一二。現在政府要求普通市民,在沒有足夠背景資料和知識的情況下「二揀一」,真不知道所得到的諮詢結果對制訂政策有何幫助?

中電在1964年向政府提出管制計劃,避免政府全面收購兩電,至今已50年。過去50年,世界各地的電力市場出現不少轉變,惟獨香港的規管模式維持50年不變,繼續讓兩電安定繁榮。

過去十多年,兩電每年從港人身上賺取過百億元利潤,再將資金大舉投放在海外及內地的電力市場。現時兩電在香港境外的資產,較香港境內的還要多,但投資風險較高,資產回報率遠不及香港。在管制計劃下,兩電的資產回報率約10%,而在香港以外,能夠賺到6-7%已十分理想。兩電在海外面對競爭和投資風險,為何在香港卻一直受到保護?

為要達到2020年的減排目標,兩電必須大幅度減少使用燃煤發電,改用其他較為環保的燃料發電。政府拋出兩個未來燃料組合方案,包括從內地電網購電和利用更多天然氣作本地發電,都沒有具體內容,市民根本難以作出判斷。

例如從內地電網購電,當中的燃料組合、電價、可靠性等資料,完全欠奉,市民又如何選擇?輸入的電力,單由中電購買,抑或港燈也要購買?若港燈也要購買,香港與內地的電力公司,以及兩電加強聯網的安排是怎樣?所需的投資金額應由誰承擔?若單由中電購買,而港燈則可以繼續大肆擴張興建新的天然氣發電機組,對兩電的股東和用戶又是否公平?

過去20年,中電每年從大亞灣輸入核電,每年購買約100億度電,每度約0.5元,每年購電成本約50億元,過去 20年用戶總共支付約1,000億元。若然2020起,未來20年增加從內地輸入電力,每年額外購買130億度電(佔全港用電量30%),以每度電電價倍 增至1元計算,每年便要130億元,20年合約總值2,600億元。特區政府絕不能在沒有公開競投的情況下,把2,600億元供電合約送給內地電力企業。

由於過去高估用電需求,中電龍鼓灘天然氣發電廠原先設計是提供6,000兆瓦發電量,現在只得2,500兆瓦投產。港燈南丫島新天然氣電廠原先設計是 1,800兆瓦,現在只得一台機組335兆瓦投產。此外,兩電現有的燃煤機組亦可以改裝使用天然氣。因此兩電實有足夠人才、技術、土地和資金,去競投這 2,600億元的供電合約,並承擔當中的投資風險,政府決不能漠視兩電和全港用戶的利益。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4-08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4月4日星期五

蘋論:收回成本 水費要加兩倍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預告政府會檢討各項服務的收費,包括已19年沒有調整的水費。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若要收回成本,目前最低水費要由4元多倍增至8元多。

回歸前,筆者和理大同事進行研究,探討如何提升水務署的經營效率,包括效法澳門,把供水服務私營化。回歸後特區政府亦曾經邀請顧問進行有關研究,但之後便不了了之,沒有向公眾詳細交代顧問研究結果。

現時電力、燃氣、食水和電訊四項公用事業服務中,只食水是由政府提供,收費最低,用戶在這方面的支出最少。現時用戶每年繳交的水費不過26億元,遠低於每年繳交的400多億元電費。這26億元的水費中,大部份(14億元)由住宅用戶繳交,每戶每月平均支出大約50元。

但羊毛出自羊身上,水務署的水費收入每年只得26億元,就連購買東江水的37億元費用也不足夠,需要政府(即納稅人)提供巨額補貼。上個財政年度,水務署的總開支(包括折舊)超過80億元,需要政府透過差餉補貼35億元,再加上其他補貼,才可以達到收支平衡。

現時住宅用水是以每四個月為一周期,頭12度(立方米)是免費的,之後以累進方式計算,每度分別收4.16元、6.45元及9.05元。至於商業用水,水價維持在4.58元一度,並不是採用累進方式。

水務署每年供水量超過9億立方米,但實際能夠收到水費的耗水量只得6億多立方米,即約有3億立方米的食水不知所終,遠遠高於國際水平一成多的流失率。水務署出售6億多立方米食水,水費收入約26億元,即每度食水平均水價是4元左右,較購買和過濾東江水每度接近9元的成本還要低一大截。

以水務署每年80億元的總開支計算,若要收回成本,每度食水至少要收12元才可以收回成本,即是要加價兩倍,而非一倍。相信公眾很難接受如此大的加幅。然而,倘若水費維持在極低水平,頭12度更是免費,又如何鼓勵市民及商界節約用水,減少浪費?

其實政府每年以巨額公帑補貼水費,最大的得益者是商業用戶,包括地產商的建築地盤、飲品製造商(又是由地產商經營),以及耗水量較高的住宅用戶,包括擁有私人泳池、私家花園、多部名車的富戶,一般市民的實際得益不多,每戶每月節省數十元而已。要由納稅人巨額補貼商業用戶用水,又是否公平合理?

政府調高水費,自然會增加住宅和商業用戶的負擔,但長遠來說可以鼓勵市民節約用水,減少購買東江水,對整個社會都有益處。須知道東江水並非取之不盡,食水始終是稀有資源,又怎能免費,或者只能收回三分一成本?

現時政府坐擁巨大儲備,預計未來幾年的財政狀況都會出現盈餘,故此調高水費的主要目的不應是增加收入,而是鼓勵市民節約用水,減少浪費。因此,若政府決定調高水費,必須同時減收差餉(包括公屋租戶),令市民和商戶的整體負擔不會增加。

私營的澳門自來水公司每年收入4億多元,每立方米食水平均收費不到6元(包括購買西江水成本),還可以賺到5,000萬元利潤。水務署檢討水費時,亦應自我檢討,為何供水成本是澳門的兩倍多,兼且沒有利潤。是否東江水收費過高?部門營運效率過低?食水流失過高?不然,若只談調高收費而不提節約成本和提升效率,恐怕只會惹來市民的反感。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4-04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

2014年4月3日星期四

壹週刊:李嘉誠「賤賣」屈臣氏?

今年3月21日,和黃主席李嘉誠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與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締結策略性聯盟,淡馬錫將以440億港元(下同)入股和黃零售分部屈臣氏控股,間接持有近25%權益。交易完成後,和黃會把70%交易所得淨額用作派發特別股息,每股7元。

交易公布後,股評人普遍認為消息正面,有利和黃股價向上。屈臣氏屬零售業務,面對市場激烈競爭,賬面資產值有限,最大的資產是旗下各公司的品牌和零售網絡。按照今次交易作價,整間公司的市值高達1,770億元,實在要佩服李嘉誠點石成金的能力。

可是,3月24日開市後,和黃的股票竟然被大戶拋售,沽空比率高達一成以上,股價由107元急挫至100.6元,收市報101.6元,跌5%。市場傳是因為個別投資銀行過去多月,一直為和黃分拆屈臣氏業務上市造勢,希望承接數十億元的大生意。由於好夢成空,見財化水,故此進行「大報復」,大舉拋售和黃股份,兼且即時降低目標價。

和黃去年七月有意將香港的百佳業務出售,由於潛在買家出價不理想而告吹。之後和黃準備分拆港燈和屈臣氏上市,目標是套現過千億元。港燈在今年一月上市,原先最高估值超過600億元,但最後因散戶認購情況欠佳,只能以招股價下限5.45元上市,出售50.1%權益,為電能套現200多億元。上市後港燈一直「潛水」,一度下挫一成多。

港燈上市後,市場便轉為關注屈臣氏上市計劃。過去有消息傳出屈臣氏市值高達3,000億元,佔和黃4,000多億元市值近七成,簡直不可思議。之後估值大幅下調,由1,600億至2,000億元不等。今次和黃以1,770億元的估值出售屈臣氏近25%給淡馬錫,交易費用遠低於分拆上市費用,兼且將大部分所得派給股東,股東應該感到滿意。但對於那些一直唱好,希望透過屈臣氏上市「撈番」一大筆的投資銀行、相關機構和專業人士來說,當然感到十分不滿,故此出現不理性的拋售情況。

和黃的業務主要包括長江基建、赫斯基能源、屈臣氏零售業務、電訊、港口、地產和酒店業六大範疇。根據3月24日的股價,和黃佔長江基建78%股權,市值是928億元,佔赫斯基能源34%股權,市值762億元,加上屈臣氏1,770億元的交易作價,合計3,460億港元。

當日和黃市值4,330億元,扣除這3,460億元,剩餘價值是870億元。這剩餘價值包括和黃全球的電訊、港口、地產和酒店業務的總市值。那些拋售和黃股份的大戶,到底是覺得李嘉誠「賤賣」屈臣氏,抑或是他們之前高估屈臣氏市值?到底是市場高估長江基建、赫斯基能源市值,抑或低估和黃餘下業務的市值?

和黃市值4,330億元,長實持有和黃近50%權益,即2,160億元。長實市值2,850億元,扣除2,160億元,剩餘價值(主要是地產)不過690億元。長實每年售樓收益超過100億元,除非樓市出現大調整,不然長實的地產業務估值理應超過700億元。由此可見,市場不一定準確,特別是由大戶主導的市場,他們為着自身利益,隨時可把股價舞高弄低,小投資者最緊要理智,不要被人愚弄。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壹週刊 | 2014-04-03 |A008| 時事| 壹角度 By 林本利

2014年4月1日星期二

蘋論:港鐵逼爆 還要減價爭客?

上周政府統計處公佈最新運輸業名義(未扣除通脹)工資指數為增長4.1%,按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計算,港鐵今年可以加價3.6%。

港鐵加價,個別立法會議員為了選票,當然要「鬧爆」港鐵,要求港鐵凍結票價。難得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力排眾議,指港鐵加價是按照可加可減機制,加幅低於4.1%的工資增幅和4.3%的通脹率,亦低於去年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超過6%的增幅。有關機制經過去年修訂,已回應社會訴求,考慮公眾負擔能力,設立罰款機制,以及要求港鐵分享利潤。田議員呼籲市民不要輸打贏要,並促請港鐵把加價得來的收入,用作改善服務,減少列車延誤事故。

田北辰是前九鐵管理局主席,擔任主席期間,事事親力親為,努力提升九鐵的管理和營運效率。出任九鐵主席多年,田生對鐵路(包括輕鐵)的營運問題自然充份掌握,故此港鐵每次出現重大事故,他都能向市民清楚解釋事故原因和問題的癥結。田生是直選議員,今次理直氣壯地力撐港鐵加價,是有勇氣的表現,相信他的選民若能夠同樣地以理性和務實態度去分析港鐵加價,田生絕不會因此而流失選票。

地鐵和九鐵在2007年底合併後,便率先大幅減價達一成,將合併的「協同效應」得益回饋市民。兩鐵合併成港鐵後,乘客使用鐵路服務較前方便,港鐵的競爭力和市場優勢自然大幅提升。政府引入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目的就是要防止港鐵濫用市場優勢,合併後大幅調高票價,損害乘客利益。過去幾年,港鐵的加幅都低於同期通脹,再加上其他優惠(包括月票和回程九折),實際加幅更低,甚至出現減價情況。

眾所周知,港鐵是透過地產業務的收益補貼鐵路服務,故此有能力維持低於工資增幅和通脹水平的加價幅度。其他私營公共交通機構,卻要收回成本及賺取合理回報,票價升幅自然較港鐵為高,故此便逐漸失去競爭力。加上政府實施「兩元任搭」乘車優惠,以及內地旅客增多,港鐵的載客量自然大幅攀升,搶走不少其他公共交通機構的乘客。

由2009年至2013年,這四年間港鐵(包括所有服務)的平均每日乘客人次上升21%,由413萬增加至500萬;同期整體公共交通的乘客人次只上升9%,由1,135萬增加至1,237萬。現時港鐵每日乘客量已增至520萬,四年多增加100萬,顯然不能完全歸咎內地訪港旅客增加。港鐵列車逼爆,月台擠擁,隨時出現人踩人意外。

現時三條過海行車隧道,以紅隧擠塞最為嚴重。要紓緩紅隧擠塞情況,即使不加價,也不會愚蠢到要求紅隧減價。同樣,現時港鐵繁忙時間已經逼爆,若然要求港鐵凍結收費(罰款用作減價),而其他交通公具則加價,即港鐵相對減價,肯定又搶走多幾十萬乘客。今年及明年,西港島綫、南港島綫和觀塘綫延綫相繼落成;今年第二季港鐵將推出「都會優惠票」,平均每程10元便可以往返市區各站,到時多個市區港鐵站肯定進一步逼爆。

倘若當日不是政客推波助瀾,接受地鐵吞併九鐵,「叮走」田北辰,原本由九鐵興建的沙中綫早已落成,不用等到2020年。這除了幫助疏導過海人潮外,還可以增加競爭。政客容讓港鐵坐大,現在又反對港鐵加價,倒不如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如何疏導未來六年港鐵每日高達600萬的乘客,避免出現嚴重事故和意外。




作者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
活道教育中心 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lampunlee.blogspot.com
蘋果日報 | 2014-04-01 |A08| 專欄專論| 社論 | 經濟學家 林本利